市場可以比你的資金狀況更長時間保持非理性。自四月份低點以來,S&P 500 的漲勢增加了 8.6 兆美元的市值,經常顯得非理性。投資者無視於聯邦儲備局預期的貨幣擴張政策從四次降息到僅兩次的縮減、美國經濟的降溫、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 5%、甚至美國信用評級的下調。投資者仍持續購買股票,但廣泛的股市指數上漲顯示出日益增長的疲態。
隨著唐納德·特朗普的全面關稅政策,流行的“拋售美國”策略對於 S&P 500 的機構空頭來說是財務上的痛苦。新的口號正在出現以取代它。Morgan Stanley 正在推廣“買入所有美國資產——除了美元”,並將其對 S&P 500 的 12 個月目標提高到 6,500。這一估計大致符合華爾街的共識。
所有新事物只是被人遺忘的舊事物。美國股市在二月之後的問題正在重新浮現。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投資者從七大頂尖科技股中撤資,資金從美國市場轉向歐洲。
據高盛報告,對沖基金減少了其持有的美國科技股股份,並增加了中國科技股的持倉。在該領域的競爭相當激烈,阿里巴巴和拼多多的市盈率(P/E)僅為10到13。相比之下,在七大頂尖科技股中,只有Alphabet(Google)的預期市盈率低於20。當海外相似強勢的選擇明顯更便宜時,為什麼要購買高價的美國科技股票呢?
摩根大通與花旗集團表示,歐洲股票指數表現相對美國指數達到20年來最佳,兩者之間的差距將繼續擴大。其基本面估值也遠低於美國對應指數。多年間,資金呈現單向流動——從歐洲流向美國。現在是逆轉的時候了。
如果國會未能通過唐納德·川普所提的「巨大而美麗」的財政刺激方案,S&P 500 可能會面臨更大的壓力。共和黨內部的分歧讓人懷疑他是否能夠獲得必要的票數。這令白宮感到緊張 —— 畢竟,如果計劃失敗,選民可能會回憶起川普關稅政策的不足之處。因此,有了新的口號:「成敗在此一舉」,呼籲共和黨的團結。
S&P 500 日線圖上出現內部柱形,提供了一個放置掛單的機會:在 5950 下買入訂單,在 5910 下賣出訂單。